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预防火灾事故,如何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消防安全_,切实加强社会消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多年消防工作实践,_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消防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1、做好社会消防的广泛宣传培训工作
消防宣传是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面_,涉及人数多,也是消防宣传普及的一个难点、热点,许多企业、群众因得不到有效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普及,缺乏防火常识和火场逃生自救能力,而忽略了身边的消防安全,致使社会面上隐藏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乃至发生火灾,做好社会化消防常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刻不容缓。
《消防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然而,_是在_法律的强制监督下,火灾事故仍然频发,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下面我浅谈一下个人的一些观点。
(1)对消防宣传认识不到位。目前的社会消防宣传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工作,发发传单,开开动员会,应付上级检查,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很普遍。应当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各地广泛发动广播电视、新闻、文化、教育、民政、安监、司法、旅游、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团体,共同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并深入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工作和中国消防志愿者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2)健全和完善社会消防培训机制。近年来,由于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的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火灾不乏少数。_2010年来说,上海11.15大火,起火原因_是由于缺乏消防安全常识,_终酿成大火。外来务工人口具有文化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等特点,加强这一部分人的消防宣传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使他们掌握了_的消防常识,无论走到哪里,对社会都是一个_。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和完善社会消防培训机构,对社会流动人口的消防教育与宣传,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是一个长久利民大计。社会消防培训是指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务人员、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消防专职人员、科技含量较高的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人员进行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责任、火灾事故预防、消防栓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工作
(1)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组建社区,社区组建社会,做好家庭消防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工作中,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消防进社区,送情到家庭”等活动,大力宣传消防基本常识,以及灭火器材的使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以及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消防问题。
(2)企业是社会中重点的火灾预防对象,消防部门应积_推进检查和加大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等“四个能力建设”;积_开展企业掌握火灾危险性、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自救方法、会使用熟悉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和手电筒等设施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法等;进一步减少火灾隐息和火灾带来的损失。